调虎离山

在我国的成语故事中,有一个著名的成语——“调虎离山”。这个成语出自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,原指巧妙地引诱老虎离开山林,比喻用计谋使对方离开原来的有利地位,以便乘机行事。
“调虎离山”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。当时,魏国的大将庞涓为了削弱赵国的实力,设计了一个陷阱。他知道赵国的大将赵奢勇猛无比,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:在赵奢管辖的山林中设置伏兵,然后诱使赵奢离开山林,进入陷阱。
庞涓利用赵奢的忠诚和正义感,伪造了一封赵王的书信,声称赵王要谋害赵奢。赵奢看到书信后,为了保护赵王的安全,决定离开山林,前往赵王处解释。这样一来,赵奢就落入了庞涓的陷阱。然而,在关键时刻,赵奢的部下识破了庞涓的阴谋,赵奢得以安全返回山林,避免了这场灾难。
“调虎离山”这个成语,后来被广泛用于形容各种计谋,寓意着在斗争中巧妙地利用对方的弱点,使其陷入困境。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,学会在竞争中把握时机,巧妙地应对各种挑战。
“调虎离山”是一个充满智慧和策略的成语,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,要善于运用智谋,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。